□康颢严 吴学伟

开都河第一分水枢纽

大河沿子灌区九分闸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

赛里木湖

喀纳斯
水之于新疆,是孕养广袤绿洲生机、守护千万百姓安居的生命之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油气当量连年居全国首位的生产之要,是支撑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锁边“合龙”、绘就绿色新图景的生态之基。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和水利部工作要求,锚定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深刻变革和重塑之力,推动水资源管理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深化改革
着力构建统一水资源管理体系
新疆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约3%,尤其荒漠化面积占比超六成,加之降水少、蒸发大,“干旱缺水”成为新疆代名词。新疆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2位,“缺水”的核心在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此外,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旧格局,也制约着新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面对多重困境,改革成为破题的唯一出路。
方向正确才能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疆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自治区党委组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省级党委层面专门成立的水资源议事协调机构,印发实施《关于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新时代新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疆水发展与水安全战略规划》《新疆水网建设规划》,系统构建治水政策规划体系,对全疆水资源进行提级管理。
2024年,新疆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56家水利涉改单位统一挂牌履职,建立了以南疆塔里木河流域“九源一干”、北疆“六河一湖”为重点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在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新疆不断健全理顺体制机制,从根子上打破水资源“兵地分割”、流域区域多头管理的格局,构建起全疆统一、功能完备、上下衔接、组织有力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体制机制的深刻重塑,实现了新疆水利改革史上的重大突破。
解放思想
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2024年,新疆主要河流延续了近年来水偏丰的势头。自治区水利厅结合新疆水资源特点,打破以往按指标“一分了之、有水难用”的固化思维,不断探索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充分挖掘重点区域特别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增供潜力,各行业用水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河水明明白白出闸门,清清楚楚入农田。”在占据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九成以上的农业领域,水资源配置精细程度不断提高。2024年同比多灌7.78亿亩次,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用水,更加凸显出水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继2022年实现粮食总产增量全国第一,2023年获得粮食总产增量、播种面积增量两项全国第一后,2024年新疆再次实现粮食丰产。
管理从分散向统一高效转变,用水从粗放向精细科学转变,解放思想的变革成效显而易见。2024年,新疆贯彻落实“地表水充分利用、地下水严格管控、水库水优化配置”,水资源管理实现“四多一少”目标。与2023年相比,灌溉水多供2.34亿立方米、水库水多蓄13.88亿立方米、生态水多补51.92亿立方米、地下水少采7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重点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科学统筹
变“水患”为“水利”
202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新疆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但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新疆河流有着“自给自足”的自然属性,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川补给、积雪融水、丘陵区降雨补给。每年主汛期,当主要河流遇到山区融雪增多与强降水叠加的状况,就会产生季节性洪水。
科学防御洪水时刻不能松懈。自治区水利厅强化“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水利系统用超前思维预报洪水,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2024年发布河流预警信息138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1.072万次,为做好洪水防御打好“提前量”;用底线思维防住洪水,采取上游水库拦洪削峰、中游枢纽联动调蓄、下游灌区排洪滞洪等综合措施,实现洪水有效防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变洪水为资源,是新疆管水治水模式的又一鲜明转变。水利系统从政治上、战略上、全局上重新认识水发展、水安全问题,坚持防洪兴利并举,确保洪水“防得住、用得好”,破解“春旱、夏洪、秋缺、冬枯”难题。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走遍全疆主要河流湖泊、湿地河滩、水利工程,摸水情、算水账、谋水策,推动新疆水利从按总量指标分水配水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新疆基于近20年处于丰水期的基本特征和近10年基本水情,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强化洪水资源化利用,化“水患”为“水利”,2024年洪水资源利用效率超80%。
创新机制
用好用足水资源
冬灌时节,新疆多地的小麦种植户看着长势喜人的冬小麦,憧憬着好“丰”景。2024年以来,新疆水利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划分汛期,将汛期由“统一汛期”调整为不同河流不同汛期;同步推进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调控,有效解决春灌用水紧张和“卡脖子旱”问题,喀什、和田等地区的小麦灌溉从以往的3水提升到现在的5水。
2024年汛末,新疆大部分水库实现了满蓄运行,全疆水库比2023年同期多蓄13.88亿立方米。此外,在2023年探索性开展克孜尔水库应急排沙的基础上,新疆水利部门在2024年继续开展乌鲁瓦提水利枢纽、苏巴什水库等6座水库试点排沙清淤工作,累计排沙清淤4800万立方米,进一步提升水库调蓄能力。
近年来,新疆围绕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四维”发力,用好用足水资源。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水利作为稳疆兴疆的基石、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谋划推进,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推进速度前所未有。短短3年,全疆水利工程投入超900亿元,年均增速超16%,大石峡水利枢纽、玉龙喀什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提速推进,莫莫克水库、尼雅水库等项目建成蓄水,纵横全疆的水网布局加快形成。通过充分挖掘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和水库蓄水潜力,优化配置、科学供水条件大幅度改善,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统筹推进
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成效显著
2024年,新疆水资源综合效益更好地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成效上。自治区水利厅按照“总量控制、分区施策、丰蓄枯采、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节水降量、回灌补量、管理控量等综合措施,实行分区差别化利用管控;开展水价改革试点,通过水价机制引导调整种植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统筹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组合拳”。根据2024年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情况通报数据,新疆地下水水位同期降幅超过1米的地(州、市)由5个减少为1个,县(市、区)由13个减少为2个,重点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024年11月28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合龙”,3046千米的绿色阻沙防护带牢牢锁住“死亡之海”,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绿意盎然的背后,是连续25年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8年向塔河中上游胡杨林引洪补水的不懈坚持。新疆水利系统持续提高生态输水效益,在塔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实施“塔水入林”,采用“双河道、多时段、长历时、小流量”输水模式,将更多生态水精准输送到离河道更远、以往未覆盖的区域。至2024年年底,塔河两岸胡杨林受水影响半径由不足1000米扩展至2000米~5000米,植被覆盖度由8.35%增加至11.62%,台特玛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千米左右。
当下,新疆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得到系统性重塑,水资源“命脉意识”和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的责任意识深入人心,符合新疆实际的水资源利用保护模式得到实践检验、融入日常管理、落到田间地头。未来,一大批重大引调水和调蓄工程建成通水、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水资源配置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得到巩固。
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新疆正在用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多高,新疆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每一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都是新疆迈向更加繁荣未来的坚实步伐。2025年,新疆水利将继续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守正笃行、久久为功,致力于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本版图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提供